从“动漫少年”到国际顶刊发表者,他将爱好变成高质量科研成果 | 研之有悟

发布时间:2023-10-23来源:吴丹李浏览次数:10

2007年,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凭借一首甩葱歌红遍大街小巷,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十多年多后的今天,直播行业兴起,千喵洛天依等更多虚拟偶像或走进了直播间或成为了国际品牌代言人。他们出现在大众视野,颠覆着传统营销模式,驱动着新时代的消费者

作为一名喜欢动漫、关注网络发展的二次元少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9级企业管理博士生闫霄在观看一次网络直播带货时发现,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用虚拟偶像去代言。

在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后,闫霄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并带着这份好奇对虚拟偶像的感官缺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日前,闫霄与导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周欣悦、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姜宇威,于Journal of Marketing(管理学UTD24期刊之一)发表了他们的科研成果“Making Sense? The Sensory-Specific Nature of Virtual Influencer Effectiveness”

三年前的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帮助自己找到灵感。从一个科研小白成为国际顶刊的发表者之一,他用三年的汗水、无数日夜的思索与反复打磨,达成了如高质量论文刊发的目标,让梦想之光照进现实。

在科研之路上,他有怎样的感悟?发表UTD,他做了哪些准备?遇到何种挑战?博士生涯中,他积累了怎样的科研经验?本期【研之有悟】,我们邀请到了这篇UTD的发表作者之一、周欣悦教授的博士生闫霄。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科研故事、倾听他的科研感悟,一起回顾这充满意义的科研时光。

闫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9级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系在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为周欣悦教授。

学生专访

Q1:在观看直播时找到科研灵感,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闫霄:作为直博生,我之前的科研经验非常少,所以我可能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在刚开始读博的时候对于科研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然而,我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业余爱好竟然可以为我的科研带来了灵感。

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网络上的一些动态和发展,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非常关注。网络动漫是我的爱好之一,我之前也参加过漫展等活动,因此对虚拟偶像有所关注。

2020年初,正值疫情期间,出行受到限制,线上媒体得到了飞速发展,虚拟偶像行业也迅速崛起。我看到了一份哔哩哔哩报告,上面写着:2020年前10个月,虚拟偶像直播频道的观看时长增加了200%

同年423日,虚拟偶像洛天依走进李佳琦直播间进行带货,也正是通过这一次带货,让我关注到了这个研究问题:虚拟偶像适合带货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找了一些资料。我发现,观众、消费者对于虚拟偶像的印象是会出现不同变化的,当涉及到某些感官体验的时候,消费者的反应可能是负面的。

我观察到,在初音未来的演唱会上,人们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大声呼喊,却没有人想要上台和她握手拥抱;走国风形象的虚拟偶像翎Ling在小红书上的第一次带货推广,结果却遭到了平台用户的群嘲;曾入选《时代》年度网络最具影响力人士榜单的虚拟网红Lil Miquela发布吃蔬菜的图文被大众质疑......

随后,在2020年的618狂欢节,我对比了洛天依带货产品的销量和同类产品的销量,发现:洛天依带货食品和酒水的效果似乎不如其他产品。于是,在周欣悦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探索虚拟偶像带货有效性的研究话题,就此展开了这项研究。

Q2:在这项科研中,你做了哪些工作?

闫霄:从最初的提出想法到论文最终被接收,一共花费了我们3年多的时间。在研究中,主要有三项工作内容让我记忆深刻,每一项工作都让我有所成长。

首先,实验材料的设计。由于当初并没有虚拟影响者的文献提供实验材料和研究范式,所以起初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基本是自己通过Photoshop设计的。我们的研究想要对比真人和虚拟人,但现实中很难找到严格匹配的真人和虚拟影响者进行对比,因此,为了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我们决定自拟实验材料。

在此,要特别感谢同系陈含郁和李禅同学,为研究提供了最初版的照片作为实验材料。另外,在杨浙帅老师的指导下,我在主实验进行之前也尝试过多项预实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工作内容是数据收集。最初,我们设计的材料都是中文的。记得是在2020年的国庆假期末尾,徐藤月师妹和我一起在紫金港校区的图书馆、教学楼、麦斯威等地方来回穿梭了一整天,收集了220份纸质问卷,直到晚上9点才吃上当天第一顿饭。

在决定要投英文期刊后,我与团队又设计了英文材料,重新收集国外的被试数据。现在发表在正文中的6项实验中,只有1项实验保留自最初投稿的版本。

最后一项工作内容是二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现在营销的期刊更青睐多方法结合的研究,因此,除了实验之外,我们还尝试了二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周老师的建议下,我们找人爬取了Instagram上面的帖子和评论。然而,这种文本材料的处理和分析对我来说也是未曾尝试的挑战。在此,也非常感谢我们管院的毕业生周干同学的帮助,指导我清洗文本数据,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虽然,这些过程不一定体现在最后的成果里,但对我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和值得铭记的瞬间。这三年来,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新的尝试,能够坚持到最后离不开营销系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支持。

Q3:听说这项研究曾经历搁置又重启,你遇到了哪些科研挑战?

闫霄:在2021年初,我们发现要想得到国外的理想数据结果,就不太适合用亚洲人的面孔设计实验材料。相反,采用西方面孔来设计材料更容易得到国外实验数据,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我们很难开展西方面孔的实验材料设计。这一难题导致我们的项目无法进展,被搁置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

项目暂停后,我也曾陷入焦虑,不断寻求解决方案。后来,我发现一个能够通过AI生成人脸的网站,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在导师的帮助下重新启动了项目,并在尝试和优化后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一开始,老师们也认为这篇文章涉及的要素不仅而且,写作难度较大。作为一个科研小白,我也确实在写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方面,虚拟影响者2021年才呈现大火趋势,基础研究较少,写作缺少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感官营销的文章只涉及1-2个感官,而这项研究包含了全部的5种感官。

对于这些难题,我也曾进行了调整,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后来,在我的导师周欣悦老师的指导下,我尝试了文献拆解和写作训练,慢慢地领会了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这也让我在论文写作方面受益匪浅。

Q4科研小白成功发表国际顶刊,你有怎样的科研经验可以分享?

闫霄:我觉得一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学者的选题方向、科研习惯以及团队合作都有一定的要求,我也分别总结了一些经验。

在选题方面,我喜欢自下而上地提研究想法,即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洞察来思考研究想法,就像这篇文章的选题一样。

现在营销的期刊可能都会比较看重管理实践意义,如果研究问题和现实实践的关联不大,或是难以操纵,那可能会导致科研贡献度不够。对于管理学科而言,紧跟社会热点话题,研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也是选题的一大关键。

此外,良好的合作团队能够让科研事半功倍,我一直觉得在周老师的团队是我的幸运。如果没有周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帮助,这篇文章可能不会顺利发表,甚至研究都不一定能够顺利开展。

或许并不是所有科研小白都能够遇到学术大牛,我觉得和同学、同门之间建立合作也是必要的,这也是王丽丽老师经常跟我们提及的。

另外,我也建议学弟学妹们能够培养并保持良好的科研习惯。我的很多科研习惯都是周老师培养出来的,比如从大四就开始广泛阅读文献,在低年级的时候进行文献打卡、把感兴趣的文章写成科普锻炼写作、整理顶刊论文中的表达、文献拆解等,这些都是博士生比较基础的训练,对研究想法、锻炼写作能力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也总结了一些小方法可以分享给同学们。阅读过的文献可以利用MendeleyZotero等文献管理工具进行归纳整理。我通常还会按照研究话题、期刊等对文献进行整理标注,以便随时查询。

Q5:学术研究的过程就像登山,如何在登顶的同时不忘欣赏沿途风景?

闫霄:社科文章的发表周期就相对较长,更不用说UTD,我了解到很多文章的审稿修改周期都是三年左右。试想一下,博士生五年里,假设第一年就能够提出一个高水平的想法,第二年收集完数据并写完文章投出去,可能要到毕业那年才能够得以发表。在这期间,拒稿、推翻重来、反复修改都是家常便饭,这些对同学们的心态都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心态很好的人,如果有同学跟我一样,我的建议是你完全可以按照UTD的水准去要求自己,但不要一开始就抱着要发UTD的想法和信念。

学术研究的过程就像登山一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不要把眼光聚焦在缥缈的山顶,应该看向此刻沿途的风景和脚下踩着的石头。当目光不再眷恋山顶,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手握鲜花,满载而归,当然最好的结果是还有一张照片记录着登顶的刹那。

科研的路上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地,只要还在稳步前行,就一定能看到独属于此刻的风景。

学术道路是漫长的,不要着急,不要做无意义的比较,也不用特别在意他人的批评,按自己的进度前行,把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让当下的每一瞬间都熠熠生辉。

Q6:你的下一个科研目标是什么?

闫霄:在我未来的学术规划中,首先是要完成自己毕业论文的相关事项。另一方面,我希望自己能在目前的研究课题上拓展更多新研究项目,为之后申请基金做好准备。此外,我期待拓展自己的合作网络,探索更多、更有趣、更有价值和社会贡献的研究课题。

对于闫霄来说,周欣悦老师是她科研路上的引路人、指明灯,在周欣悦老师的带领下,他正朝着自己的科研目标不断前行。那么,周欣悦老师是如何评价他的?周欣悦老师对闫霄又寄予了怎样的期望?

导师·

周欣悦,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先,我由衷地祝贺闫霄在博士研究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他的聪慧和毅力令我备感自豪,同时也充满了对他未来学术领域发展的无限期待。

闫霄在博士研究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深刻的洞察力。他的工作不仅在理论层面有所突破,还具有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他扎实研究方法和对细节的关注让他成为了我们团队中的关键人物。此外,闫霄同学对师弟师妹的耐心指导也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

作为他的导师,我希望他能在这个重要里程碑之后继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说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因为拥有不断前进的潜力。

我对闫霄同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期待在未来见证他在学术界的杰出成就。

三年磨一剑,今朝展锋芒。历经三年的反复打磨与坚持,闫霄为自己的科研之路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浙大管院的博士生,闫霄勤奋努力、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热点。他一直坚信要做对社会有影响力、有贡献力的科学研究,要努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健康力量

与闫霄一样,管院的同学们也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实验室、科研岗位中。他们从不服输,跌倒再爬起、在漫长的科研之路是不断摸索前行。

这是他们的信念与坚持,也是管院学者们的目标与坚守,以高质量的论文、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目标,持续探索社会热点问题,推动社会经济实践不断发展。

关闭
Baidu
sogou